![]() |
||
简介
|
![]() 1842年中国满清政府投降,签署南京条约,被迫五口通商,许多原本在新、马一代的伦敦差会宣教士,都被调派前往。唯独基斯柏理牧师坚持留在新加坡,并于1843年在布连拾街建立马来礼拜堂即今日的盘石堂。
1881年,因英格兰长老会差派阁约翰牧师到新加坡,正式展开了本大会设教的历史。阁牧师先到汕头学习潮语,回新后得苏格兰长老会即今日乌节路长老会的协助下,在马车路礼拜堂开始工作。
1901年阁约翰牧师召开第一次大会,会中大会被命名为石叻坡长老大会,次年才换名为星、柔长老大会,原因是在柔佛各地开始设教。
大会于1966年加入世界长老宗联盟,列为第101会员。1968年再改名为基督教星马长老大会。同年大会法规问世,使各教会有所遵循。
1975年,随着星、马分家,大会基于政治、地理、教会行政三个因素,正式分为马来西亚长老大会和新加坡长老大会。是年召开第一届年议会,第一任会正为陈振光牧师。
过后,教会的增长更加迅速。2001年大会庆祝设教120周年联合崇拜。此后,大会继续加强联系工作,在2002年年议会通过成立长老会中心;2003年年议会则通过设立新加坡长老会基金, 继续以爱联系,用心服事。 2006年大会举行125周年联合崇拜。在会中,大会发展五年计划被推展。许多堂会及弟兄姐妹热烈回应。于是,大会有足够的资源聘请同工来推动大会发展五年计划。这计划涵盖五个领域:
一、教牧长执更新 此项计划的目的是要建立堂会,服务社区,彼此合一。 2007年大会开始重组教育理事会,致力发展长老会属下的学校事工。另外,大会青年理事会也积极联系各堂会的青年事工。2009年大会计划发展社区服务,期待各堂会积极参与社区的服务,关怀主耶稣所关怀的团体。
教会植堂进程图
![]()
新加坡长老大会的历史和事工
|
|
Copyright © 2024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Singapore. All rights reserved. |